在看迪士尼根正苗紅的《 維尼與我 》(Christopher Robin)之前,強烈建議先看英國傳記片《再見小熊心》(Goodbye Christopher Robin)。原則上,兩者沒有直接關係。《維尼與我》的主角是長大後的Christopher Robin,碰上事業和家庭的低潮期,被童年好友小熊維尼找上,才學懂人生最重要的不應該是工作,應該是家人和朋友。《再見小熊心》的主角則是未長大的Christopher Robin和他的阿爸,講述阿爸創作出小熊維尼與一眾角色,反而影響到個仔的成長過程。前者是童話,後者則清楚告訴你童話是童話,我們活在現實。
論戲劇性,《再見小熊心》當然較豐富,但小朋友看過後,可能什麼童心也失去。根本與迪士尼的需求背道而馳。《 維尼與我 》才是真真正正合家歡。小熊維尼、跳跳虎、小豬齊齊反轉倫敦,戲弄人類,應該滿足到小朋友。只嫌意圖在同一時間重現舊倫敦風貌,令色彩不似卡通片斑斕,或會讓小朋友暗暗發火,說句:「有無搞錯!」無辦法啦,當今潮流是平權,連成人和小孩也要地位平等,一齣真正的合家歡電影,是要在滿足到小朋友之餘,成人也滿意,才合格。《 維尼與我 》在這一方面的確相當注重,甚至可能是過份注重。
搞出很多場大龍鳳之後,電影其實只想說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:做人不要沉迷於工作,應該花更多時間在跟家人朋友的相處之上。鬼唔知阿媽係女人?但電影中的Christopher Robin是一個生於戰亂時代的大叔,人浮於事,假如不能夠解決問題,便會失業,失業後很難找到另一份工,就算找到,入息也隨時少很多,少很多,太太和女兒便再沒有離家渡假的閒情和閒錢。是迪士尼版《逆流大叔》。故事如果不發生在童話而發生在現實,大概太太跟女兒也會體諒丈夫要在假日加班,還鼓勵丈夫努力辦工,才不會介意丈夫沒有時間陪自己旅遊。至於跟朋友要多見面,本人非常認同,但小熊維尼是三十幾年沒見面的童年伙伴,大概等於一個成人的幼稚園舊同學。算不算相識也需要探究,說到久別重逢便感觸良多,也實在太沒有說服力。原諒我過份現實,可能,還有童心的你們會有另一番見解。恭喜。
於是,在《 維尼與我 》,反而有另一細節更能夠打動我。電影是一本給現代家長的教科書。你以為催谷子女讀書讀書讀書,便自然有條康莊大道在面前?咪傻,你自己在以前也做不到也不想做,就不要強迫下一代會樂意接受。在應該有童心的時候擁有童心,叫可愛;在應該成熟理性的時候仍然只有童心,可能叫悲哀。重拾童心不是問題,偶一為之地重拾童心,的確是在壓迫生活中必需的調劑。活在現實世界的話,也僅止於此了。